框架#
魅力由框架與能量組成
人與人交往的過程就是試探彼此框架的過程,例如初次見面的客氣與禮貌
框架即是自己喜歡什麼,不喜歡什麼,底線是什麼,這些都可以適時向其他人傳遞,而不讓其他人觸犯自己的底線。
能量#
能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實力
“勝兵先勝而後求戰,敗兵先戰而後求勝”
勝負只是果,先決條件才是因,勝負在戰鬥之前就已分,戰場只是將這個果呈現出來而已。
“善戰者無智名,無勇功”,後人批註曰,“善戰者無赫赫之功,善醫者無煌煌之名”。真正的善戰者是不出名的,因為他的勝利是常態,有名氣的人是力挽狂瀾之人,但他們並不是真正的善戰者。同理,真正精通醫術之人可以防患於未然,並不出名。
實力#
"自卑和自傲是孿生兄弟,我們要自信,自信的支柱是實力"
- 社會就是慕強的
強者的沉默是足智多謀,強者的話痨是平易近人,相反,弱者的沉默是低情商,不會溝通,弱者的話痨是說不到點子上。別人如何看待你就是取決於他們怎麼看待你的實力
- 絕對實力面前,所謂的技巧、手段都沒用
例如當大部分人抱怨找不到對象的時候,少部分人卻能有如此多選擇
以上兩點就很好的解釋了世間普遍存在的二八定律和馬太效應,這是作為個體的我們無法改變的,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了解遊戲規則的前提下,如何玩好人生這盤遊戲
如何提升實力#
提升個人魅力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提升個人實力,實力又可以細分為:價值 + 稀缺性
在想著如何提升之前,得先找到屬於自己的賽道
找到賽道#
賽道的尋找,優勢和興趣缺一不可,即你擅長的 + 你喜歡的
-
優勢:做的又快又好,不費力,能受到讚揚
-
兴趣:自身對此感興趣,舉例打遊戲需要堅持嗎
明晰價值#
不存在絕對的價值,只存在相對的價值,很多價值只有在特定的場所裡才有用。例如滑雪冠軍在企業裡並無價值,但在冬奧賽場上卻受人矚目。(ps,這裡僅假設簡單條件)
我們要挖掘出自己能被他人所需要的價值
挖掘稀缺性#
世界上有價值的東西很多,例如陽光空氣水,但是它們並不稀奇,所以也無所謂價格;再例如種田和工地打工,這些也是有價值的活動,但因為門檻低,所以工資也不高。
不要奢望雇傭關係上有念舊情,就像換手機,經濟好用才是真理,故不要把希望寄託於他人,只能提升自己。
為了構建自身的稀缺性,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思考:
信息
在這個信息泛濫的時代,搜集和整理高質量信息本身就是一種能力。自古以來,信息差就是可以用來賺錢的。例如阿虛同學,我自認我的搜索能力也是不錯的
知識
知識是需要長期積累,量變到質變,才能形成體系化的理解。知識體系化,才可以形成跨學科的理解
能力
知識是聽來的、看來的、學來的,那麼能力一定是在實踐中練出來的。計算機的盛行,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數理化的知識可以高效的轉換成就業時的能力,同理,文學類的難就業,也和文史知識本身比較難轉換成能力。
賺錢的本質是有能力解決別人的問題和需求,別人以金錢來為此交換。故要學會將自己所學知識轉換成社會裡所需要的能力。
認知
認知,即高維度的思想。推己及人,換位思考;跳出當下,縱思全局;從未來目標逆推現在的行動;立身當下時間維度,預測未來的趨勢和風口。
以上種種都是不同類型的認知,提升認知的方法就是多接觸高人,特別是同領域的高人。
資源
商業資源:供應商、渠道、客戶
個人資源:錢、人脈和修養或談資
人脈並不是微信裡加了很多大佬的聯繫方式,判斷人脈的標準在於你是否能為他提供幫助
除了實力#
真實#
真實的東西一定是有力量的東西。以短視頻賽道為例,在這個市場趨近飽和的市場,經常全網爆火的是一些真實的東西,比如 “退、退、退”。同理,為什麼人們喜歡看街頭吵架,也是因為真實
真實很簡單,卻很多人做不到。
不管成功與否,做個真實真誠的人總是不愧於自己的
神性與獸性#
人性是一種介於神性與獸性的東西。
神性,即我們要去哪裡,我們的目標、願景和使命。
當我們有堅定的目標時,我們就有會有一種底氣,我現在不厲害,不代表我以後不厲害。莫欺少年窮,要有這種心態,不懼怕任何人,不畏懼任何挑戰
獸性,即我們從哪裡來
嬰兒每走一步摔一步,會摔到會走而已;獅子在捕獵的時候,會思考沒有捕到這個獵物會怎麼辦嗎,抓不到就抓不到,抓下一頭就是了。要有很簡單的獸性智慧,不去想那麼多,做思想的巨人,做行動的傻子
當你想很多就會有很多的問題,當你在行動得到的全部都是答案,即使是錯誤的答案,那也是寶貴的經驗。
主場#
主場能夠帶給我們能量,即主場優勢。要明晰自己的主場並加以利用